中考历史基础练习: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1.下表为1928-1934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大全(单位:亿USD)。致使表中美国1928-1932年国民生产总值发生变化是什么原因( )
年份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国民生产总值 1 039 912 764 585 560 656 728
A.罗斯福新政 B.越南战争
C.经济大危机 D.朝鲜战争
2.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年代。
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当时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的主要为了( )
A.恢复银行信用
B.加大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
C.限制主要农商品的生产
D.增加就业机会,提升生产和消费能力
3.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与总统高度配合,先后颁布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国家工业复兴法》等法案,以立法的形式授与总统紧急权力。美国政府通过国会新的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些干涉,这种现象( )
A.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扩大了联邦政府与总统的权力
C.从根本上消除去经济危机
D.削弱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4.1932年,罗斯福在获得总统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也向自己保证,为美国人民寻求一个新的政策。这一新的政策的实质是( )
A.对工业的调整
B.在资本主义规范内部进行调整
C.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涉和指导
D.消除经济危机
5.有些学者觉得:危机并未必就肯定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括着风险和机会两层含义。下列史实不可以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
A.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罗斯福推行新政
B.面对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C.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D.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6.当今世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那样,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
B.法西斯权势的侵略扩张
C.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
D.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
7.保罗?肯尼迪在谈到国家的进步时表达过如此一种看法:假如一个国家在策略上过分扩张(如侵占大片领土和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它就要冒一种风险对外扩张得到的潜在好处,非常可能被为它付出的巨大代价所抵消。以下国家的进步史不可以证明其看法的是( )
A.1799-1814年的法国 B.1933-1945年的德国
C.1936-1945年的日本 D.1941-1945年的苏联
8.罗斯福在对日宣战演说中说:自1941年12月7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况。美日处于战争状况的影响是( )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方位爆发
B.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C.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要紧转折点
D.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
9.对有关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学历史的要紧办法。下面的表格是小刚同学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你觉得表格中总结内容不正确的是( )
首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缘由 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进步不平衡 ②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交战双方 ③协约国与同盟国 ④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与轴心国集团
性质 ⑤帝国主义战争 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 ⑦战后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局面 ⑧战后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A.②⑦ B.④⑤ C.①⑧ D.⑥⑦
10. 不论是从战争史还是二战未来的世界历史看,它都具备里程碑的意义,它初次宣布正义国家将结成同盟,不止是为了保护国家免于外来侵略,而且是为了世界所有人的人权免于强权的蹂躏。上述引文最大概源于于( )
A.《开罗宣言》 B.《凡尔赛条款》
C.《联合国家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1.《二战秘史》的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的协调与合作,觉得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一同努力的结果。下列战役与此看法相符的是 ( )
A.莫斯科守卫战 B.偷袭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战
12.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各国应该一同推进打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块儿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一同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决定成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的会议是( )
A.华盛顿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开罗会议 D.雅尔塔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