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按省/直辖市查询: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全品中考网 > 中考资讯 > 语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论语》引申经典成语(三)

来源:www.yxqpool.com 2025-08-01

中考语文

3.修养方面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出色传统道德的核心。以仁为中心的伦理道德观是孔子一贯主张的行为准则,是儒家学说要紧的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华民族道德的主体,是大家遵循的常见运用的行为准则。成语有:[出处]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解释见到好人就想学得跟他一样。[出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述而》)解释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办法、规范加以实行。[出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解释原指每天从多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出处]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解释原意是为了仁,不谦让。现指遇见应该做的事,就勇敢地承担起来,决不推让。[出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解释原指不惜抛弃我们的生命以成全仁德。后泛指牺牲自己生命,以维护正义事业。[出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斯斯文文,然后君子。(《雍也》)解释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从容。

编辑推荐:来源于《论语》中的经典成语大全

热点专题

  • 2022年河北邯郸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已公布)
  • 2022年山西晋城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已公布)
  • 2021年中考语文字音字形专项训练(6)

[中考语文]2025年中考语文古诗文

[中考语文]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