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每年初中毕业生2万到2.2万人,省一级重点中学8所,每年招生近5000人,能进前三所重高的学生,大概只有1800人左右。工作没贵贱,但重要程度不同,作为父母,当然期望孩子能进重高,将来能在更要紧的职位进步。
孩子上学,早出晚归,有的父母还要请家教,周末还要上课,真的非常辛苦!大家真的要让中学生学得轻松点。学生念书怎么样,是有要点的:课前有没预习,一堂课前25分钟是不是关注,课后有没小结,作业是不是独立完成,纠错是不是准时,考试是不是诚实。不要小看课后小结,有的学生课后立刻做作业,有的学生抽出5分钟做小结,然后再做作业,成效要好不少。
孩子的智商原因相差不大,学生怎么样,是智商以外的原因在起用途。是我要学,还是要我学,这是学习动机,还有譬如学习心理、学习环境等,都会对孩子学习产生影响。
作为父母,至少读几本孩子爱看的书,至少看几部孩子喜欢的影视剧,至少知道几个孩子追捧的明星,至少会一种孩子喜欢的运动。
我到处营销推广四个至少,由于我感觉,中学生处于逆反期、青春期,你若是没掌握他们的语言,就没办法与他们交流。大家喜欢的,孩子未必喜欢。
每次学校搞联欢,我必须要唱歌,唱什么呢,来个美声的吧,可没唱几句,学生都不有兴趣了。一个小年轻上去,唱了一首叫不出名的歌,我感觉不如何,一定没我这么专业,但学生喜欢,都站起来了,双手举过头顶非常整齐地打节拍。
这就是他们喜欢的,你要跟他们交流,就需要掌握他们那一套。当父母的,假如连孩子喜欢什么都不了解,一定没办法与他们交流。孩子喜欢篮球,假如你能报出NBA里一大堆明星的名字,并且还能说出他们的特征和技术统计,你一定能在孩子面前露脸。
我喜欢打篮球,特别喜欢跟学生一块打。了解学生最喜欢什么吗?就是在篮球场上盖我的帽,打败我。每次他们打败了我,就会非常高兴。这是我跟学生的一种交流方法,在球场上,没校长,也没学生,交流一定没障碍。
我有一个看法,中考一定有重压,既然没办法回避、替代,大家就要掌握感谢中考,赏析中考,享受中考。我一直觉得,中高考考试是孩子的成人礼,只有去面对它,享受它,才不会感觉它可怕。这是在现在高考考试体制下,让孩子以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的最好方法。只有如此,心态才会平和,重压才能释放,孩子才能在中高考考试过程中得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