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按省/直辖市查询: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全品中考网 > 中考资讯 > 化学

初中三年级化学酸、碱、盐通性的解说

来源:www.zhaiyuwu.com 2025-05-08

中考化学

酸碱盐一章可以说是对整个初中化学常识的运用和综合。它在化学基本定义、化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酸、碱、盐基本性质的解说,总结出学习无机化学的规律,即通过对一个具体事物的研究,学会规律,继而得出一类事物的性质,这对大家学习常识,特别是学化学这门课程有着非常不错的启迪用途。下面大家从几个方面对酸碱盐进行解说。

1、准确学会酸、碱、盐的定义,明确它们的本质不同 酸碱盐一章的定义较多,能否正确理解定义,是学好酸、碱、盐的首要条件条件。 1.酸及酸的通性 对于酸的概念,大家说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是阳离子、全部、H+几个关键词。下面大家以容易见到的硫酸和盐酸为例来讲明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 盐 酸 硫 酸 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硫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金属+酸盐+氢气 Zn+2HCl=ZnCl2+H2 Zn+ H2SO4 =ZnSO4+H2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碱+酸盐+水 NaOH+HCl=NaCl+ H2O Cu(OH)2+H2SO4= CuSO4+2H2O 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AgNO3+HCl=AgCl+HNO3 BaCl2+H2SO4=BaSO4 +2HCl 注意:

(1)在金属+酸盐+氢气中,酸一般指的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不可以是浓硫酸或硝酸。由于浓硫酸或硝酸都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可以生成氢气而生成了水;金属是指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活泼金属,排在氢后的金属不可以置换酸中的氢。 (2)通过金属跟酸的反应状况导出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渐渐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地方越靠前,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所需时间越短。 (3)浓硫酸具备吸水性,一般用它作为干燥剂。硫酸还具备脱水性,它对皮肤或衣服有非常强的腐蚀性。稀释浓硫酸时必须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假如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小,会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向四处飞溅,容易发生事故。 2.碱及碱的通性 与酸雷同,大家可以将碱概念为: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离子。这里大家也要特别注意的是阴离子、全部、OH-几个关键词。下面大家以容易见到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例来讲明碱的通性。 容易见到的碱及碱的通性 碱的通性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碱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氢氧化钠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氢氧化钙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 酸+碱盐+水 NaOH+HCl=NaCl+H2O Ca(OH)2+H2SO4= CaSO4+2H2O 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2NaOH+CuSO4=Na2SO4+Cu(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注意: (1)只有可溶性碱才能跟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这类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多数能溶于水,跟水化合生成酸。 (2)盐和碱反应时,需要两者都是可溶的,且生成物之一是沉淀,反应才能进行。 (3)书写碱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关于这种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人感到非常困难,为此,可先写出非金属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含氧酸的化学方程式,再以含氧酸和碱相互交换成分写出生成物。两式合并成一个化学方程式。如,三氧化硫跟氢氧化钠反应:

3.盐及盐的性质 对于盐的定义,大家可以如此觉得:即酸碱电离后离子交换生成了盐和水。譬如,大家把NaCl看作是HCl和NaOH电离后的产物。 容易见到的盐及盐的化学性质 盐的性质 实 例 盐溶液+金属盐ˊ+金属ˊ CuSO4+Zn= ZnSO4+Cu 盐+酸盐ˊ+ 酸ˊ BaCl2+H2SO4=BaSO4 +2HCl 盐溶液+碱溶液盐ˊ+碱ˊ 3NaOH+FeCl3=3NaCl+Fe(OH)3盐溶液+盐溶液盐ˊ+盐ˊ AgNO3+NaCl=AgCl+NaNO3

注意: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K、Ca、Na三种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特殊,这里不需要。

2、明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本质,学会酸碱盐反应的规律 1.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通式:AB+CD=AD+CB 发生的条件: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物中假如有沉淀析出、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复分解反应均可以发生。 2.运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正确书写本章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有不少同学记住了酸、碱通性和盐的性质,但接触到具体物质发生的具体反应,用化学方程式来表达时,便感到困难。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有2、一是在学习酸的通性和碱的通性时,反复训练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这两部分内容学会了,学习盐的性质也就迎刃而解;二是要自学书后附录Ⅲ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从中找出溶与不溶的规律,再多训练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边写边巩固复分解反应条件。如此多次训练,你会感觉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有规律可循的,并非难事。 3.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

3、熟记酸、碱、盐的溶解性 酸、碱、盐的溶解性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一个要紧依据,这里大家为你提供一个记忆口诀: 钾钠铵盐硝酸盐, 全部都属可溶盐。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 酸易溶,碱难溶。 氯化物不溶银亚汞, 碳酸盐,多不溶。

4、几个容易见到离子的检验 Cl-、 、 的检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化学方程式

Cl-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样品含有Cl- AgNO3+KCl=AgCl+KNO3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样品含有

Ba(NO3)2+H2SO4=BaSO4+2HNO3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HCl,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样品含有 K2CO3+2HCl=2KCl+ CO2+H2O CO2+Ca(OH)2= CaCO3+ H2O

糟糕 它不认识表格 你用下面的那个吧没表格的

热点专题

  • 2022年四川绵阳中考化学考试真题
  • 2022年四川自贡中考化学考试真题(下载版)
  • 2022年安徽阜阳中考化学考试真题(已公布)

[中考化学]新初中三年级怎么样记

[中考化学]2021年初中化学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