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要点:平面镜成像
一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二成像特征: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白纸(记录平面镜,物、像的地方)。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捷确定像的地方)。两根一模一样的蜡烛(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⑵操作:①在白纸上画一直线,把玻璃板竖直的放在直线上。②把一只蜡烛放在板前,记录好地方。在玻璃板后移动另一只没点燃的蜡烛,直到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看起来也被点燃了),记仿佛的地方。③把一光屏放在像的地方,察看光屏上是不是有像(没像)。实像:实质光线会聚而成的,能成在光屏上。虚像:实质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可以成在光屏上。④移动前面蜡烛的地方,再做几次得到白纸上的信息。⑤处置白纸上的信息,链接AA,BB,CC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像距,物距填入表格。物到镜面的距离叫物距,像到镜面的距离叫像距。⑶结论:由完全重合得出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由光屏上没像得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由测得的物距和像距得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由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综上(平面镜的成像特征):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正立,等大的虚像)
有关推荐:中考物理要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点击查询更多信息
新初中三年级快扫描二维码关注
中考网公众号
每天推送学习方法,学科要点
帮你迎接2020年中考!